道家有一个境界,叫“希夷”

之境。

《老子》第十四章:“视之不见,曰夷,听之不闻,曰希,抟之不得,名曰微。”

直白点说,一切的感官都是外在,将其忽略掉,只坚守本心。

《礼记.大学》中也有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
儒家有更详细的解释: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,身有所忿懥,则不得其正;有所恐惧,则不得其正;有所好乐,则不得其正;有所忧患,则不得其正。

忿懥,恐惧,好乐,忧患,都是本心之外的感官,本心之所以不得正,就是被这些本心之外的感官所影响了。

所谓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

也是同样的道理,把这些本心之外的**都泯灭掉,留下的只有心中的天理。

……

冬至,阴极阳生之日,而正午时分,阴阳转换的气机,达到了极致。

也就在正午的前一刻,傅源打开门,从屋内走了出来,手上捧着仪轨……好吧,说白了就是一个托盘,上面放着几份文件,还有傅源自己写的青词,再加上笔墨留待补充。

经过心斋调整,此刻的傅源,身心达到了最清净的程度,而且“三省吾身”

后,一身浩然正气,已然蓬勃到极致。

心正,意诚,傅源就这么昂首阔步的走出了房门。

屋外,赵方旭,关石花,高廉,还有老天师都早已在这等着了。

此时看傅源走出来,面色都不由得起了变化。

之前的傅源,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为人正派,但待人和善,让人亲近。

但此刻的傅源,威严肃穆,那满身的正气,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受到压迫,心虚,不敢直视。

很多人这一辈子,谁没做过几件亏心事?

只要做过亏心事,想起来心就虚了,心一虚,在面对着铺压而来的浩然正气时,便会感受到沉甸甸的威严跟压迫。

是浩然正气在压迫他们吗?不,是他们自己的本心!

面对着威严如海的浩然正气,赵方旭等人还准备介绍老天师的,此刻也下意识的移开目光,说不出话来。

反倒是老天师心性极高,面不改色的看着傅源,惊叹道: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!

如今总算是见到了!”

傅源对着老天师微微颔首,算是打了招呼,举着托盘,一马当先的朝祭坛走去。

其他四人则跟在身后。

……

傅源带着四人,一路来到祭坛,当傅源登上祭坛的那一刻,恰好时至正午,阴阳转换的那一刻!

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,突然布满了云层,恰好挡住了太阳,让天地为之一暗。

祭坛上,傅源放下托盘,跪了下去,双手扶地,前额贴到祭坛,深深跪拜。

他不是跪拜某人或者某物,而是在跪拜天地,跪拜自己的内心。

说来也是神奇,傅源这一拜,天上的云层流动速度突然加快了,太阳恰在此时从云层的缝隙中,投下了一轮阳光,恰到好处的照在傅源身上。

周围突然安静了,似乎连风,都不敢发出声音了。

沐浴阳光的傅源,如神如圣,神态恭敬,心正意诚至极,叩首,再叩,起身,再跪,叩……

三拜九叩后,落在傅源身上的阳光闪了闪,变成了纯净的玄光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