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炭翁: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

少云。

焦丙的长线生意回款都没有问题。

特别是基本盘那两家,张问远东家“杨”

记丝业,还有石家兄弟的“黄”

记绸行,都是不差钱的主顾。

短线的就不太乐观了。

焦丙当时为了招徕生意,所以有两家临时客商没有交货点清就马上要账。

这么急吼吼的要钱下次万一人家不叫你了呢?一月一结也是可以的。

甚至做久了像两家大客人一样,以一季结款也能商量嘛。

为了这个交结(交货结算)方式,张问远、毛学旺、焦丙讨论许久。

张问远也是借鉴了东家的交结方式,最后商量确定下来的。

作为经常客户的东家、黄记都挺赞成。

谁都愿意手里多一些周转的银子。

焦丙提供租船、力工服务,生活过得去的情况下也不用天天追着客人要钱。

客人觉得这种交结方式省心方便,多给自己做些生意,双方皆大欢喜。

定下来这么干,张问远再三提醒焦丙:“莫轻易许给客商这样的交结法。

小门小户的万一客人跑了就是鸡飞蛋打。

今年行市不利,我们还是小心为上。

那行契仔细让客人交货签字画押。

几月几日多少货物,多少银两,一分一毫也莫弄错了。

只有验明货物,没有纠葛之后才许提货签押。

这几样事一样一样理清弄顺。”

习惯成自然,童子营的执行力向来都是疾风骤雨,雷厉风行。

令行禁止,使命必达。

张问远、毛学旺、焦丙都很满意。

每次都是按例照章可循,虽然秋冬大旱不利水路,焦记靠一条小船日日奔忙,都歇不下来。

再这么下去明春再买新船,和陈金大当家一样。

小有身家好做事。

终日玩鹰还是被鹰啄了眼。

收不到钱的两家还是和杨家兄弟们相熟的丝业领投。

不要以为熟人好办事!

没有深交万不可轻信。

焦丙吃亏在神经大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