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轻未杀萋萋草,日暖初干漠漠沙。

多云。

盛镇也收到卢氏父子被砍头的喜讯。

商户、船东们当然都高兴了,他们到蚕祠、各家行商会馆门前大放鞭炮,也热闹了一天。

当什么不好,做强盗上瘾?倒是也有一个说道:百余年之后没人记得你我,但是有些人靠遗臭恶名反而让人记得名字。

咳咳,善哉善哉,坏事不能乱办,免得绝后。

毛学旺扭头打听焦丙的这艘江望焦记在“张行”

这面大旗下收入有没有上涨。

焦丙愁眉苦脸的:“谁知道碰上这旱情。

要赚银子得能行船。

听说太湖的水都见了底,天灾啊!”

毛学旺疑惑:“那石家老板生意做的挺好,你不好好巴结住他们?一月四五次,也是个好主顾。”

那可不是,石家兄弟的绸行生意是焦丙的基本盘。

要没有他们帮衬,焦丙这四个人得喝西北风。

“嘿嘿,温饱而已。

银钱哪里够花。”

这倒是真的。

经济水平也就是只够三餐吃饱,夏天买蚊帐,冬天买新棉袄,过年割一腿好肉。

攒钱起来买个小院子,到镇上有个落脚地已经是童子营一众人的盼头。

望镇就算了,经历过一夏天蚊虫雷雨的洗礼,教头和少年们脑子已经方了。

特别是董名山和小六,宁肯天天跟船跑松江、乌程也不愿意停在望镇。

要去还是去盛镇。

商业发达,人口多。

大隐隐于市嘛!

说繁华位置又足够偏僻,刚好在两省交界。

心底里藏着一件:真要是事发了,逃起来也方便。

毛学旺、焦丙先商量了,少年们那边也觉得可以去盛镇。

反正他们几个早就想分一处房舍,尽量离臭脚和呼噜专业户远一些。

对,置办一处院落,住在一处。

安家落户娶小娘子。

人人都过上神仙日子。

谁要挡道不同意可别怪小爷捅刀子。

童子营各人到年就差不多十七八岁了。

也该是讲亲娶妻的年纪。

虽然教头们没有提起,他们心里也是希望有一处地方可以享受人伦之乐的。

谁说这些少年不是自己的孩子?今年不提,明年也得提上日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