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贩子协会丶出口转内销
小洋楼一层客厅。
最近施工车辆来来往往,省道上尘土飞扬,导致屋里不怎麽干净。
余阳招呼老韩丶张海丶岳东来入座,拿起湿手帕擦拭茶台。
六叔从供销社翻出来的竹制老物件,虽然远远比不上什麽黑檀木丶梨花木,但东西高档不高档,得看用的人。
比如余高尚。
其动作优雅,手法娴熟,冲茶泡茶,处处透露着一股子大家味道。
拳铺拖挂东家,岳东来,即便在济水市总管办公室,都不曾体会到这种仪式感。
「老弟,你这一手,怎麽做到的?」
「无它,上过高中。
」
「???」
余阳给众人斟满茶水,呡一口94年的普洱方砖,随后从茶几下方拿出保鲜盒。
「今后咱家的豆苗,一种采用编织筐,算是散装,一种采用保鲜盒,算是精品,你们认为如何?」
老韩拿起保鲜盒端详,「有什麽区别吗?」
「豆苗都是一样的。
」
「看这盒子的尺寸,豆苗重量应该少了三分之一,价格呢?」
「2元一盒,500盒一组,用胶丝绳捆扎,每组批发价1000元,目前只供应给大客户。
」
老韩顿时明白什麽意思。
散装交给普通菜贩子,面向农村市场,走量回笼资金。
盒装交个大客户,面向城市,令产业逐渐走向正规化。
「大当家做事,想的总是这麽周全。
」
「莫拍马屁。
」
余阳点支烟,拿出一沓文件,又顺手指向门后的火锅大礼包,「这个应该都见过。
」
「是的,高端货。
」
「你们准备20辆半挂,10辆运输精品豆苗,10辆运输这个,去趟东北,把二十台电动轨道车运回来,其中3车礼盒送给当地,剩下的全部卖掉,路费我报销。
」
老韩拿起桌子上的纸张翻看片刻,「没问题。
」
张海和岳东来同样看完,一个记下东北那边的联系方式和取货地址,制定路线,一个联系车队,让那边奔赴砖窑装车。
等交代完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