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速落马
李正,现在还在青阳,给李云还有他自己修祖坟。
不过,修祖陵的事情,显然没有当京兆尹的事情重要。
因为京兆尹这个位置,将来需要协调城里方方面面的事情,更重要的是,他需要镇得住场子。
李正,论身份他几乎可以算作李某人的亲弟弟,论资历,他在军方的资历,更是一等一的存在。
而且,京兆尹这个位置,将来手里大概率会掌握一支武装,而且是规模不小的武装。
这个位置,想来想去,李正再合适不过。
李云看了几眼自己这两个宰相,思考了一番之后,哑然一笑:「那好,那好,我一会儿就给他写信,跟他说有十万火急的事情,让他放下手里的事情,尽快赶到洛阳来。
」
「至于两位少尹的人选。
」
李云看了看两个宰相,笑着说道:「你们二人,各推荐几个上来罢。
」
说是让他们各自推荐几个,但是这种事情,都有个潜规则。
两个职位,让他们两个人推荐,那多半就是一人一个名额。
两位宰相欠身行礼:「臣遵命。
」
李云看向卓光瑞,笑着说道:「卓兄劳苦功高,要是有合适的人选,也可以推荐几个上来,给我看一看。
」
卓光瑞也大概知道李云这话是客气话,他低头行礼道:「臣遵命。
」
「再有一件重要的事情。
」
此时,一行人已经走进了皇城的天子寝殿之中,李云左右看了看,然后回头对着他们三个人说道:「就是明年的科考。
」
「明年,我们将会改元,明年的科考,便是新朝第一场科考,这场科考,我会全程参与。
」
李云背着手,继续说道:「礼部的陶尚书,有些老学究了,办事不是如何爽利,你们研究出一个办事爽利的礼部侍郎出来,让他花一整年时间,专门筹办这一件事。
」
「该批给他的钱,也尽量批给他,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给办妥,办好了。
」
礼部现在的尚书,是当年从关中书院逃到金陵的书院山长陶文渊陶先生,这位先生,治学当然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办事效率差一些。
简而言之,就是适合在礼部当个招牌,但是不适合去办实事。
而礼部现在,已经有一个侍郎了,那就是李云的岳父薛嵩薛老爷。
不过薛老爷现在人还在金陵「镇场子」,还没有来得及搬到洛阳来,自然也没有办法去筹备这新朝第一场科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