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高煦听完朱允炆的解释后和朱高燧对视了一眼。

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,朱允炆现在确实没有兵权和人脉,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。

而且朱允炆的办法可行性很高,毕竟他是太祖皇帝钦定的合法皇帝。

就连朱棣造反都不敢正大光明地说要取而代之,而是清君侧。

所以以朱允炆的名义让这些朱棣手下的臣子回京,这些臣子不得不回来,不回来就是违抗圣命,就是造反。

燕王造反,那是因为人家姓朱,这是人家朱家的家事,外人不挑理。

但你们这些外姓人家也造反,对不起,那你们就是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。

“皇兄,我们哪里会误会你?”

“我知道你说的这个办法都是为我们好。”

“既然如此,我们就按照皇兄说的办法办吧。”

朱高煦盘算一番后,决定还是按照朱允炆的办法办。

一旁的朱高燧,眼睛转了一下,心里虽然还有点膈应,但现在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,也

就默认了。

朱允炆见朱高煦和朱高燧答应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两日后,朱高煦按照朱允炆的办法发布文书昭告天下了。

他们说监国朱棣和朱高炽身边有歹人蛊惑,企图弑君。

结果被他们俩兄弟发现,他们大义灭亲,挫败了这场阴谋。

皇帝继位之初受到身边奸臣蛊惑,导致燕王靖难,天下大乱,这是皇帝的错。

经过这几年在孝陵的思过,皇帝已经洗心革面了,所以他们兄弟俩决定还政于皇帝。

因此,昭告天下,让各地的大员都进京面圣。

同时,跟他们的文书一起发出去的,还有盖上了玉玺的皇帝诏书。

.......

很快,整个大明都知道朝廷又变天了。

不过对于那些普通官员和百姓来说,无论谁当皇帝,都跟他们关系不大。

反正他们都是最底层的存在,给谁干不是干。

当然,皇帝也不能把他们逼的太狠了,毕竟兔子急了也要咬人。

比如把某个驿站的驿卒给撤了,让人家没活路了,人家肯定要来造你的反。

朝廷变天,影响最深的就是那些朱棣的亲信。

他们知道朱高煦虽然说的是还政于皇帝,但朱允炆实际上还只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而已。

朝廷的事情,还是朱高煦说了算。

这些朱棣的亲信,虽然在靖难的时候,跟朱高煦并肩作战过。

但一朝天子一朝臣,朱高煦上位,肯定会换上他自己的亲信。

而且这些朱棣亲信中,还有不少人在朱高煦和朱高炽的夺嫡大战中,选择站队朱高炽。

面对朱高煦这招请君入瓮,他们很是为难。